生病了好痛苦,到底該不該抱病上班呢?

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吳承庭

  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不幸的,他今天上班前因為感冒的關係,感到身體非常的不舒服,因此他正在猶豫是否要向公司請假,但這陣子是公司的旺季,也因此他手頭上正有許多業務需要處理,若這時候請假不去上班,可能會對公司的業績造成影響。同時,他也希望能夠維持自己的高出勤率,藉此讓公司在評估自己的績效時能給予較高的評分,因此幾經思量後,他仍然決定抱病出勤。

  以上的故事內容,不知道有沒有像你在猶豫要不要請假時的情況呢?但又不知道請假到底會不會對自己的績效評估造成影響,這篇文章會給你一個解答!

  在與日俱增的工作需求與全球競爭的環境趨勢下,誕生了一種「勉強出勤」(Presenteeism)的現象,這種現象指的是員工期望出勤會讓自己獲得良好的績效評估或晉升的機會,而造成了員工會更願意抱病上班。

Photo by Craig Adderley on Pexels.com

  當員工勉強出勤是否真的會提升自己的績效評估呢?Wang等人於2022年在中國針對此議題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對一家製造公司裡總計195名員工進行了兩階段的問卷調查。在第一階段的時候調查了員工的勉強出勤傾向,包含:「雖然身體不適,但仍強迫自己去上班」、「雖然有頭痛、背痛等身體症狀,但仍強迫自己去上班」等等。除此之外,也詢問了員工的工作量,例如:「多久有一次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評估的範圍從每月少於1次到每天很多次)。在第二階段的時候,研究團隊請主管評估員工的績效,其中的題目像是:「該員工會執行他預期的任務」。

        研究結果發現,若是在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勉強出勤(即高出勤率)會增加主管對自己的績效評估,但這樣的研究結果並沒有解釋這段關係的原因。因此,研究者繼續做了第二個研究。

        第二個研究招募了264名在中國擔任管理職位的職員來參加。他們被隨機分成四組,然後被要求閱讀了一段故事,閱讀故事前會請他們想像一下自己是一家IT公司研發部門的經理,並且負責管理一名年資不足一年的下屬,Andy。故事內容是Andy這六個月內在公司的情況,每組的故事內容不太一樣,第一組閱讀的場景是Andy有著高出勤率及高工作量、第二組閱讀的場景是Andy有著高出勤率及低工作量,以此類推共有四個故事場景。研究者請每位閱讀完故事的人評估自己對Andy看法,例如:「Andy似乎對公司有高度的忠誠」,同時也請他們評估Andy的表現,例如:「整體而言,我覺得我的部屬Andy正在按照我希望的方式執行工作。」

        透過第二個研究的結果發現,勉強出勤是透過員工對於公司的高度忠誠以及情感投入,來影響主管的績效評估。同時,當工作量大的時候,會加強這個效果。

           現在我們知道了勉強出勤是如何影響公司對自己的績效評估了,那麼又是哪些人可能會更傾向在高工作量的情況下展現勉強出勤呢?研究者將目標鎖定在具有主動因應(Proactive coping)特質的員工,擁有主動因應特質的人在會主動去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問題,以促成正向的結果。

        為了驗證他們的想法,研究者一樣在中國的資訊科技公司進行了調查,總共有315名的員工參與了此次的調查,問卷的題目如同第一個研究,只是這次多調查了員工主動因應的特質,題目像是:「我當遇到問題時,我會主動解決它。」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主動因應特質的員工會透過勉強出勤來影響公司對自己的績效評估。同時,當工作量大時,會加強這個效果。

        這三個研究的結果,共同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勉強出勤的員工會獲得更好的績效評估,是因為他們對公司表現出高度的忠誠與情感投入。並且,具有主動因應特質的員工更有可能在工作量大的時候勉強出勤,從而獲得較高的績效評估。

        高出勤率確實可以有效影響公司對自己的績效評估,不過必須要在高工作量的情況,效果才會顯現。但這也不代表在公司淡季時能夠隨意的請假、缺席。若是請假的過於頻繁,或多或少也會讓公司對自己的觀感不佳導致績效評估下降,甚至會被解雇。請假的頻率還是要自己多多拿捏!不過,各位讀者,身體健康還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因為要拼業績,即使生病到無法上班的情況下,還是勉強自己上班,屆時搞壞身體,花了更多的醫藥費可是得不償失!工作時還是要評估自己的狀況,量力而為,多多照顧自己的身體。

        我們也建議管理職位的讀者們,若是遇到抱病上班的員工,也請多多給予鼓勵或獎賞。這種員工對於公司有著高度的忠誠與情感投入,未來對於公司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但希望也不要因為如此,而鼓勵員工抱病上班。還是要適當的提醒員工該休息時還是要好好休息!

參考文獻:

Wang, M., Lu, C. Q., & Lu, L. (2023). The positive potential of presenteeism: An exploration of how presenteeism leads to goo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4(6), 920-935.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