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真的讓人腐敗嗎?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陳昱妏

常說權力使人腐敗,換了位置換了腦袋,可這是真的嗎?人們在手握權力時,還能不能嚴守原本的道德準則?

先前研究的幾乎一致認為,在獲得了權力之後就會在判斷時增加自立的選擇,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好處,也可能因此改變自己的道德標準;在跟自身利益無關時,則是可以維持原本的道德標準。這除了在心理學界嗎造成影響,也在哲學界掀起一場風波。原本我們都認為道德判斷是一個直線且不可逆的發展,但在這些實驗之後發現,道德判斷其實是浮動的。回到這篇研究,Giurge、 Dijke、 Zheng 和 Cremer想知道不同大小的權力,對一個人的自利行為和道德判斷有什麼影響?

Photo by August de Richelieu on Pexels.com

首先,他們將權力的大小用有幾位追隨者做劃分,一半領導者有三個追隨者,另一半則是一個追隨者。領導者又分為有三或四種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影響領者自己跟追隨者所獲得的報酬。基本選擇是領導者的報酬略多於追隨者;利社會(Prosocial)選擇是降低領導者的報酬,讓雙方的報酬相同;反社會(Antisocial)選擇是減少追隨者的報酬,同時增加自己的報酬;在四個選擇時,則是再增加一個超反社會選擇,大量減少追隨者的報酬以大量增加自己的報酬。除此之外還做了一個簡短的道德價值測驗(Manual for defining issue test, DIT)。

最後的結果證明,有較高權力的人,選擇反社會相關選項的人數較多,也就是更容易有自利行為,也較不會遵守道德原則,在做道德價值的判斷時,對原則性的考量會較低。相較於先前的研究,Giurge等人直接比較了權力大小與自利行為和道德判斷的關係。掌握較高的權力的人,面對道德困境時,會更加關注於自身利益的部分,對道德原則的考量會下降,以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並找出彼此關係的規律,權力的大小會影響道德的判斷,自利程度不同的選擇也會影響道德判斷,而自利行為則是由道德判斷跟自利程度的選擇來影響。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權力是否使人腐敗?當掌握權力時,人們看待事情的方法跟角度就會更加關注於自身的利益,甚至在面對道德問題時也會降低對道德原則的遵守。在手握權力時,改變思考方向似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以堅持住自己的原則。

參考文獻:

Giurge, L. M., van Dijke, M., Zheng, M. X., & De Cremer, D. (2021). Does power corrupt the mi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on moral reasoning and self-interested behavior.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32(4).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19.03.003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