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拖延?是不是沒睡好?

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張湘苡

鈴~鈴~鈴~在工作日你是否會覺得還沒睡飽,鬧鐘就響了要準備出門工作?或是你曾有前一晚睡不好而導致無法專注與如期完成工作的經驗?Kühnel、Bledow及 Feuerhahn(2016)的研究指出,在睡眠品質較佳的日子裡,工作拖延的情況會較低。

這項研究也發現, 當人們的睡眠生理時鐘與工作時間安排產生差異時,會引發社交睡眠時差(social sleep lag)。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的生理時鐘是晚上十二點到早上八點,而他的工作時間安排是從早上七點就開始,中間便產生了一小時的社交睡眠時差。而經歷社交睡眠時差的員工,在工作上較容易產生拖延(procrastination)。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com

然而,「拖延」也意味著人們無法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自我調節的功能是保持注意力集中、分配工作任務、有效抵抗工作中所遇到的誘惑與障礙。擁有高品質的睡眠,才能提供足夠的自我調節資源(self-regulatory resource),讓人們進行自我調節,如期完成工作任務。這表示若人們無法進行自我調節時,便容易產生拖延。

Kühnel等人(2016)建議,若想降低拖延的發生,可以嘗試透過提升睡眠品質與減少社交睡眠時差來改善。當你預期拖延對某日的工作會特別具有殺傷力時,在前一晚要盡可能地避免攝取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機、看電視等等,來提升睡眠品質;另外,不妨試試在職場中導入正念介入(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這項活動也被證實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若要減少社交睡眠時差,可以透過(1)調整工作計畫的時程安排,如延後上下班時間,讓工作時間與生理時鐘相符;(2)盡可能讓自己的生理時鐘跟隨日夜的規律,如房間有良好的採光,一早就能接觸較多的陽光,連帶讓自己更早地清醒過來;或是盡可能地在有陽光照射的辦公室內工作,讓生理時鐘能夠更吻合工作時程。

參考文獻:

Kühnel, J., Bledow, R., & Feuerhahn, N. (2016). When do you procrastinate? Sleep quality and social sleep lag jointly predict self‐regulatory failure at work.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7(7), 983–1002. https://doi.org/10.1002/job.2084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