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的黑暗面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李雨蒨

現今的公司企業越來越注重創新,而激發創新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良好的創造力,在一項針對全球246位CEO的調查發現,高達97%的CEO認為創造力是公司的重點目標,但你或許沒有想過,當員工有較高的創造力時,也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在工作場所中,同事會透過不斷進行社會比較,來了解自己的相對地位和工作情況。因此在2020年Breidenthal、Liu、Bai以及Mao的一篇關於創造力負向後果的研究,利用了社會比較理論,來調查員工的相對創造力對於同事嫉妒(coworker envy)以及同事排擠(coworker ostracism)的影響。嫉妒是一種負向情緒,這種情緒是個人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並且確定他人的表現優於自己時所產生的。當觀察到同事表現出更高的創造力時,更有可能產生嫉妒感,為了減少這些負面的情緒,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個人最有可能與被比較的同事保持距離。因此,員工的高創造力最終會因為社會比較引起的同事嫉妒,而導致遭受同事的排擠。

Photo by Kaboompics .com on Pexels.com

此外,研究同時也發現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和同事之間的社會交換關係(coworker exchange, CWX)會影響員工的相對創造力與同事嫉妒之間的相關。當具有卓越創造力的員工也比同事擁有更高的LMX時,同事可能會將注意力著重於該員工的相對較高的LMX,並將員工的卓越創造力歸因於領導者的額外支持,而產生更多的嫉妒情緒。而CWX較高的員工在創作過程中更願意與同事分享訊息和資源,透過不斷的分享和學習,同事們會將更具創造力的員工視為自己未來創造力發展的支持者,也因此會降低嫉妒情緒的產生。

企業環境越來越重視創新,公司會鼓勵員工在工作中更具創造力。但是,本篇研究發現證實,當員工表現出較高的創造力時,可能會招致同事的嫉妒以及排擠。而工作場所的排擠會導致許多負面後果,例如工作緊張、情緒耗竭以及工作情緒低落。此外,如果組織中表現出高水平創造力的員工被同事排擠,這可能會導致高創造力員工減少與同事的社交。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削減他們的創造力,因為社交行為對於持續的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組織應該採取行動來保障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員工不會遭受排擠。像是文章中提到更高質量的CWX會緩和個人相對創造力與同事嫉妒之間的關係,建議管理者可以多鼓勵員工之間有正向的互動,例如為員工設定共同的目標,可以增強同事的合作。或者創造力較高的員工還可以透過幫助同事來提高CWX,當同事之間的關係質量提高,職場排擠的現象也會減少。

創造力一直都是企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知識密集的產業,擁有創造力才能製造能符吸引顧客注意又符合市場性的產品。不論是正在開創新事業,或是讓維持企業的規模,這種能力都不可或缺。但在追求創造力的同時,也別忘了創造力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Breidenthal, A. P., Liu, D., Bai, Y., Mao, Y., The dark side of creativity: Coworker envy and ostracism as a response to employee creativi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61, 242-254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