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同事的貢獻,是件好事?

建言是指員工自發性地表達出有利於組織進步的看法、點子或建議,而過去的研究較多都表示建言對於績效有正面的影響,但同時可能威脅到接收者的自尊,對雙方關係造成負面影響。這些研究一般在探討建言對的建言歷程中兩個主要角色的影響,但Bain、Kreps、Meikle與Tenney(2021)則認為建言歷程中,旁人的反應同樣也會對建言者有所影響。
四位研究者認為當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針對他人的建言表示贊同會讓我們以及建言者受益,而這種對建言貢獻公開表示支持與贊同,並歸功於建言者的行為他們稱為擴大化(amplification)。 繼續閱讀 擴大同事的貢獻,是件好事?

#MeToo運動後,難以捉摸的兩性互動

  對某些主管來說,他們擔憂自己和異性部屬的互動模式會逾越性別界線,從而增加了許多人際焦慮。面對這種情況,有些人會試著以幽默來軟化由性別差異所帶來的焦慮,試圖增加對方的好感,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一項研究發現,在進行求職面試的情境中,如果面試官所處的公司特別強調性別意識,在面對到異性面試者時,可能會引起面試官較高程度的人際焦慮,而這份人際焦慮進而可能影響到是否願意錄取的意願。
  在面對跟異性同事互動所引起的人際焦慮時,那份焦慮某部分可能是因為不熟悉的性別界線所導致的恐慌;也可能來自於對異性族群的過度負面預期。 繼續閱讀 #MeToo運動後,難以捉摸的兩性互動

這位員工是不是可能的高潛力,組織要怎麼判斷呢?

領導是組織成功的關鍵,但組織需要更有效地根據未來潛力與當前績效人才進行分類。因此對領導潛力的評估是否真正增加了價值或加強了人才審查和分類過程,成了現今很多職場上需要注意的問題。 繼續閱讀 這位員工是不是可能的高潛力,組織要怎麼判斷呢?

主管的不當督導也可以提升部屬效能?

在工作場域中,我們常常會遭遇部屬受到主管的不當督導(Abusive Supervision)的情況,舉例來說,主管對部屬展現有敵意的語言或是非語言的行為。然而,這種貌似傷害部屬的行為,將有可能提升部屬在工作上的表現,這將取決於部屬如何解釋主管一連串的攻擊性行為。 繼續閱讀 主管的不當督導也可以提升部屬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