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力真的只會使掌權者腐敗與自私嗎?
過往大眾媒體常常形容掌權者是腐敗的、虛偽的,甚至認為權力會促使個人聚焦於自己相關的目標與利益而無視他人。但在組織中,權力可能增加掌權者對於組織的認同並將組織目標視為個人的目標,而認為有責任完成這些集體目標的任務。 繼續閱讀 權力真的只會使掌權者腐敗與自私嗎?
過往大眾媒體常常形容掌權者是腐敗的、虛偽的,甚至認為權力會促使個人聚焦於自己相關的目標與利益而無視他人。但在組織中,權力可能增加掌權者對於組織的認同並將組織目標視為個人的目標,而認為有責任完成這些集體目標的任務。 繼續閱讀 權力真的只會使掌權者腐敗與自私嗎?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互惠互利可以說是維繫社會和諧的重要行為。但是,當我們的幫助並不能為對方帶來好處時,對於幫助者而言,可能會感到罪疚。
當我們面對幫助失敗,我們很可能會產生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也就是在面對挑戰或痛苦時,能同理並善待自己的程度。但單純降低罪疚感並不能讓幫助者重新幫助他人,重要的是,自我疼惜感會增加幫助行為的自我效能感,讓幫助者認為自己在相信自己在未來可以幫得上忙。 繼續閱讀 幫助失敗後的自我疼惜
在重視道德倫理的華人社會,整個社會運行於道德規範之下,在行為之前需要以「他人及社會的觀感」作為優先考量,若是違反了,便會產生「丟臉」、「羞恥」的情緒。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便發展出獨有的「恥感文化」。然而,人們何時會產生羞恥感,以及在歷經負向情緒後會如何自我復原呢? 繼續閱讀 達不到主管的期望,讓你自我懷疑了嗎?
你會不會每天晚上都夢到自己被老闆要求捲舖蓋走人、擔心現在的職位沒有發展前景、或是煩惱公司沒有長遠前瞻性,若常常有以上情形,代表你可能有高度的工作不安全感! 繼續閱讀 別讓長期的工作不安全感影響你
古代孟母希望孟子不要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不惜連番遷居,導正孟子的行為舉止。近期研究學者從基因學的觀點出發,來看環境與人們的教育成就和工作表現之間的關聯性。 繼續閱讀 孟母三遷的現代基因證據
員工的誠實與不誠實,對於組織將會有極大的影響,不誠實的員工可能會為組織帶來傷害或賠償。根據常民理論,當員工自身對於誠實的看法,是認為誠實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的,他會不會選擇不那麼誠實呢? 繼續閱讀 員工認為誠實是件費力的事,會不會因此選擇不誠實了?
自戀型領導者對工作充滿信心和熱情,勇於做出大膽決定、帶領團隊迎向挑戰,然而,過度的自信也可能使他無法從錯誤中學習,甚至做出危害組織的行為。有鑑於此有什麼是組織能做的呢? 繼續閱讀 當自戀型的主管遇上組織不公平
想像一下公司的CEO如果是個自戀狂──過度自信、強烈的自我優越感、對於讚美和權力的有濃厚的慾望、為了自身利益喜歡操縱他人,將會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呢? 繼續閱讀 「我們法庭見!」自戀型領導者對於公司訴訟狀況的影響
我們總認為,科學家一定是最聰明的那群人。然而,最成功的科學家往往不是最聰明的那些人,而是那些被好奇心驅使、一定要知道答案不可的人。 繼續閱讀 好奇心使貓咪更有創造力—好奇心是創造力的驅力
你認為你所在的工作環境真的適合你嗎? 繼續閱讀 內向者在哪種環境最能激發出創造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