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壓力都會使人沉默不語嗎?
在公司中,是否經常看到有些人很積極地對公司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又或者是在面對明顯的錯誤時,經常避而不語。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員工們的行為有如此兩極的差距呢?
過去許多研究中發現,工作壓力或許是其中一個因素。Chiaburu等人發現部屬過度的陷入自己扮演的角色與經常面臨時間壓力會使其不願意有過多的建言行為,但是否所有類型的工作壓力都會抑制部屬去對公司進行建言行為呢? 繼續閱讀 工作壓力都會使人沉默不語嗎?
在公司中,是否經常看到有些人很積極地對公司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又或者是在面對明顯的錯誤時,經常避而不語。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員工們的行為有如此兩極的差距呢?
過去許多研究中發現,工作壓力或許是其中一個因素。Chiaburu等人發現部屬過度的陷入自己扮演的角色與經常面臨時間壓力會使其不願意有過多的建言行為,但是否所有類型的工作壓力都會抑制部屬去對公司進行建言行為呢? 繼續閱讀 工作壓力都會使人沉默不語嗎?
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民間的娛樂測驗,而是由心理學家實際提出的理論,透過測驗方法,提出了「時型」(chronotype)的概念,也就是身體裡特別的基因,會影響著一個人的生理時鐘(Roenneberg et al., 2003)。對於時型為早型的人,早起工作並不是一件難事,並且可以在白天保持著良好的精神;而時型較晚的人剛好相反,早起對他們而言是痛苦的,但是在夜晚時精神卻異常良好,並且做事效率可以明顯提升。 繼續閱讀 工作時感到精神不濟嗎?也許只是時間使你無法發揮創造力
作為帶動整體組織迎接挑戰的領導者,更需要從不同員工身上徵求即時且有效的建議,才能確保團隊成果與組織效率的穩定發展。然而,組織中的階級制度會使得地位較低的員工難以輕易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他們對潛在危害的擔憂。因此,如何打開團隊建言的大門,一直是領導者所必須面對的難題。 繼續閱讀 伸出的橄欖枝是促進團隊成員暢所欲言的鑰匙
在重視道德倫理的華人社會,整個社會運行於道德規範之下,在行為之前需要以「他人及社會的觀感」作為優先考量,若是違反了,便會產生「丟臉」、「羞恥」的情緒。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便發展出獨有的「恥感文化」。然而,人們何時會產生羞恥感,以及在歷經負向情緒後會如何自我復原呢? 繼續閱讀 達不到主管的期望,讓你自我懷疑了嗎?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王子寧 真誠領導(authentic leadership)是過去十年相 … 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覺得他是真誠領導呢?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陳昱妏 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失敗的訊息,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在組織中訊息如何傳遞也是一門學問。 組織中 … 繼續閱讀 領導者需要隱瞞組織過去的失敗嗎?
一個人沒辦法完成的事就找一群人一起。在社會漸漸發展,每個工作的規模都日漸擴大,可以一個完成的工作項目逐漸變少,每天都會面對到合作、協作的問題,那到底怎麼樣才可以真正的使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呢? 繼續閱讀 三個臭皮匠怎麼勝過一個諸葛亮-知識分享、信任和協作
COVID-19 的疫情影響,促使許多員工開始遠距工作,因為還是需要開會的緣故,使平時面對面的會議很快被視訊線上會議取代。原本在家工作因為是在熟悉的地方,也許會輕鬆許多,但是在視訊線上會議的增加,也導致自己感到更加的筋疲力盡,但尚不太清楚的是什麼原因引起這種情況。因此,就有學者開始好奇它的背後原因。 繼續閱讀 明明在家視訊開會,為什麼還是這麼累?
在生活中,我們其實經常面臨競爭,就例如剛結束的東京奧運、在學校的考試,又或是在職場中爭奪工作、職位、升遷等等。在處處是激烈競爭的情況下,為了讓自己成為合格、高分、勝利或成功的一方,有時候可能會做一些「小動作」來增加機會或利益。但畢竟作弊屬於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除了因為外在因素使我們行動以外,在心理層面又是甚麼讓我們突破的道德線,使我們做出作弊行為呢? 繼續閱讀 驅使作弊的主因?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一篇頗能道出人性的文章。這篇文章以縱貫的方式探討員工在做出違反道德的利組織行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 behavior, UPB)後會所產生甚麼感受,而這些感受又會對該員工後續的行為有甚麼影響。 繼續閱讀 違反道德但利組織的行為到底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