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工作效率嗎?或許你該有個動物夥伴!

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吳承庭

社會上有許多人類與動物共同工作的職業,例如美國組織-Pet Partners的員工就是與專門協助治療的狗與馬一起工作,或是某些國家的軍方也會使用海獅、鯨魚及海豚等動物來幫助識別入侵者與定位地雷。雖然這些工作不需要動物也能完成,但人類與動物一起合力工作往往可以帶來更好的結果!

為了明白其中的原理,Yam等人(2022)借鑒了同情心模型(model of compassion),指出人類若沒有意識到他人的痛苦,就不可能體驗到同情;由於動物無法掩飾自己的痛苦,而與動物工作的人類在工作中與動物有頻繁的互動,並有相當多的機會注意到動物感受到的痛苦,從而培養了同情心。此外,員工也可以在工作中看到動物做出超出人類能力的事情,因感嘆自然的奧妙而引發敬畏(awe)的情緒,比如說:大象用鼻子舉起300公斤物品的驚人力量。

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com

根據Yam等人(2022)的研究結果,員工與動物一起工作的確會誘發同情與敬畏的情緒,而同情能夠提升員工的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敬畏則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績效。這是因為同情心幫助員工體會到他人的痛苦,進而做出幫助他人的行動;敬畏則會引發員工謙遜的感受,使得員工能夠向他人學習並成長,同時減少社會懈怠、搭順風車等工作怠惰行為,而能有效預測工作績效。他們的研究更指出,當員工對於感知動物的經歷、情緒及感受較為敏感時,會更容易引發他們的同情與敬畏,進而提高親社會行為與工作績效。

基於上述發現,建議組織可以考慮將動物引入工作場所作為員工的工作夥伴,藉此幫助員工培養同情心,增加他們的親社會行為。事實上,已有許多組織與業者提供了「同情心培訓課程」,若是能在這些課程中加入動物的元素,應可提高課程的培訓成效。另外,在敬畏方面,則建議企業員工在非上班時間前往公園、動物園或水族館,有助於誘發自己的敬畏情緒,提高工作效率與績效。

參考文獻:

Yam, K. C., Tang, P. M., & Lam, C. (2022). Working with animal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s’ compassion, awe,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ask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111/peps.1251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