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張家綺
眾所皆知,睡眠對於一個工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睡眠,可能會在工作中感受到精神不濟、注意力下降,無法順利地投入工作,導致工作者的工作表現不佳。但是,對有些人來說,明明已經準時睡覺了,睡眠充足的狀態下,為什麼工作狀態還是不好呢?
近年來,有大量的研究資料指出,手機、電腦及平板等產品所散發出的光照會影響人體,尤其是藍光(blue-light);研究顯示,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之下會降低身體所自然分泌的褪黑激素(melatonin),進而影響到個體的睡眠質量。但是,多數的工作者因為現今工作型態的改變,必須長時間觀看電腦螢幕,甚至隨時隨地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辦公,導致在一天之中有大量時間暴露在藍光之下。

為此,Guarana等人(2021)使用濾藍光眼鏡來進行研究,觀察將日常中的藍光過濾掉是否可以改善睡眠,進而提升隔日的工作表現。結果發現,配戴濾藍光眼鏡的受試者提升了睡眠品質與睡眠時長,進而有效提升了工作敬業、工作績效及組織公民行為,並降低反生產工作行為。另外,Guarana等人也考慮到睡眠時型(chronotype)的個別差異,並發現濾藍光眼鏡所帶來的好處,對於時型為「晚睡晚起」的夜貓子更為明顯,因為藍光的過濾可以提早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更早的進入睡眠狀態,增加睡眠時間。
基於此,Guarana等人(2021)建議,組織如果想要避免員工的睡眠品質與工作表現出現問題,考慮到電子產品應用的增加,第一步應該要注重如何抑制藍光的暴露。此研究不僅再次證明了睡眠對於工作表現的影響,更提醒組織如果發現某位員工的工作表現突然下滑,或許可以先初步了解該員工的生活是否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導致影響了睡眠。
參考文獻:
Guarana, C. L., Barnes, C. M., & Ong, W. J. (2021). The effects of blue-light filtration on sleep and work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6(5), 784. https://doi.org/10.1037/apl00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