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的領導者:有魅力還是有能力?

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曹瑞君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習慣於以外在容貌來評斷一個人的品性與才能;此外,人們也仰賴於透過口條與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智慧與才幹。不置可否的是,外在表象在過去對於人們的生存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義。時至今日,外表與表達方式也逐漸演變成一個人是否符合其身分(如:領導者)的重要依據。然而,令人感受到領袖特質與領導才能的人是否真正具備領導能力呢?

Truninger等人(2020)根據領導的歸因—現實特質理論(ascription-actuality trait theory of leadership),將領導者特質區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類特質(如:領導者的外表、口語表達)會對觀察者的歸因方式產生影響,進而改變人們對於領導者潛力的評估與領導者身分的認可。另外一類特質(如:領導者勝任能力、性格)則能反映領導者所具備的領導技能與價值觀,進而創造績效以展現出領導效能。其中,領導者的口語表達決定了領導者崛起(leader emergence);而領導者的勝任能力會影響其領導效能,說明了領導者崛起與領導效能之間的差異。

Photo by Rebrand Cities on Pexels.com

這樣的研究結果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無疑是不可忽視的警訊,在進行人事甄選時,對領導表現出熱情的人可能不具備實質性的內涵,而這樣的偏見會使其他更具有能力的潛在領導者被忽略。因此,組織與人資相關人員在評估高潛力的管理人才時,應基於實證評估以訂定謹慎完整的流程,例如:依靠書面作業代替口頭報告、透過完成任務等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隱性偏見(如:性別或種族化姓名)的影響。

反之,正如同領導者被期待在職場中穿著合宜的工作服裝與展現得體的舉止一樣,公司也能夠幫助任職中的領導者透過發聲訓練、調整身體姿勢及非語言暗示等方式,幫助他們確立領導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此類針對領導者進行的領導發展培訓可提升個人被視為領導者的能力,但領導者本身的勝任能力才是真正能提升領導效能的關鍵要素。

參考文獻:

Truninger, M., Ruderman, M. N., Clerkin, C., Fernandez, K. C., & Cancro, D. (2021). Sounds like a leader: An ascription–actuality approach to examining leader emergence and effectivenes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32(5), 101420.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0.10142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