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感到精神不濟嗎?也許只是時間使你無法發揮創造力

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張家綺

你是「夜貓子」嗎?還是是喜歡早起的鳥兒呢?前一陣子流行了一個相當有趣的測驗,可以簡單判斷自己的生理時鐘,是作息健康、早睡早起的「雲雀型」,還是習慣晚睡晚起的「貓頭鷹型」,也就是俗稱的夜貓子。

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民間的娛樂測驗,而是由心理學家實際提出的理論,透過測驗方法,提出了「時型」(chronotype)的概念,也就是身體裡特別的基因,會影響著一個人的生理時鐘(Roenneberg et al., 2003)。對於時型為早型的人,早起工作並不是一件難事,並且可以在白天保持著良好的精神;而時型較晚的人剛好相反,早起對他們而言是痛苦的,但是在夜晚時精神卻異常良好,並且做事效率可以明顯提升。

Photo by Marc Mueller on Pexels.com

基於此,Kühnel等人(2022)提出了以下問題:人們在一天當中的什麼時間點會最有創造力(creative)?他們透過時型的概念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去探討時型是否會調節在不同時間點之下,對於創造力的影響。結果發現,晚型人的創造力發想特別會受到時間點早晚的影響,但早型人卻比較不受影響;進一步來說,比起早上,晚型人在下午的時候反而更具有創造力。也就是說,對晚型人而言,創造力表現的時間點與時型是否一致特別重要。

由此可知,若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點,可以透過同步化效應(synchrony effect)促進創造力。此外,作者也發現,時型與時間點的一致性,能夠進一步提高個體的創造力自我效能與正向心情,進而增強他們的創造力,由此形成一個正面的循環。對於組織來說,若是能考量到員工的時型,在適當的時間,給予對的工作任務,也會帶來良好的績效表現。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生理時鐘是一種限制,但是,要是能善加利用,說不定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Kühnel, J., Bledow, R., & Kiefer, M. (2022). There is a time to be creative: The alignment between chronotype and time of da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5(1), 218-247. https://doi.org/10.5465/amj.2019.002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