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幫助他人失敗後,你會選擇繼續幫助還是減少幫助?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蔡旭展

在職場中,同事經常會需要在工作上互相幫助,然而,員工幫助同事時所付出的努力並不總是成功的。相反的,這些努力可能因為多種原因而失敗,例如:員工可能缺乏幫助同事所需的能力,並提供無效的幫助,從而限制同事的效率。那麼,當員工幫助失敗時,究竟會對員工本身有甚麼樣的影響呢?

當員工幫助失敗時,員工的自我反省可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自我同情的方面。對失敗採取自我同情的方法已經被證實與個人的心理健康與表現息有所關連。而當我們幫助失敗而自我同情時,可能透過情感途徑與認知途徑對於未來是否繼續幫助同事,有著深遠的影響。

從情感途徑來看,過去研究指出自我同情對於員工的內疚感是息息相關的,而內疚的情感經驗會促使個人透過親社會的行為,如:組織公民行為,來彌補給那些受到自己不利影響的人。然而,當員工自幫助失敗而自我同情時,更有能以善意回應他們自己的失敗,並降低失敗後的負面情緒體驗。也就是說,員工可能會感受到較少的內疚感進而減少他們後續對他人的幫助行為。

從認知途徑來看,過去研究指出自我同情與自我效能之間是有正向關聯的。而自我效能可以促使個人更有信心的進行隨後的行動。因此,對於幫助失敗後的自我同情,可能會讓員工繼續相信他們仍然有能力可以幫助同事,而做出更多的幫助行為。

在當今的工作場所,幫助對員工的投入和滿意度以及組織的成功至關重要,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幫助失敗後的自我同情可能會驅動或抑制員工未來的幫助行為。組織可以在未來制定有效的培訓計畫幫助自己的同事,也可以透過確保員工擅長的領域,以做出更適合的幫助行為。

參考文獻:

Heng, Y. T., & Fehr, R. (2022). When you try your best to help but don’t succeed: How self-compassionate reflection influences reactions to interpersonal helping failur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71, 10415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