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蔡旭展
過往大眾媒體常常形容掌權者是腐敗的、虛偽的,甚至認為權力會促使個人聚焦於自己相關的目標與利益而無視他人。然而,我們仍能觀察到有些掌權者願意於下班後獨自留在公司完成任務,亦或者嘗試比其他人完成更多的任務。之所以造成如此不同的結果,源自於權力可能會促進掌權者對於任務的責任感,進而更加投入於任務之中,甚至是不愉快的任務。

在組織中,權力可能增加掌權者對於組織的認同並將組織目標視為個人的目標,而認為有責任完成這些集體目標的任務。為了證明組織中階級制度的合理性,權力也有可能激勵掌權者承擔更多的責任。除此之外,權力也會讓掌權者認為其對於任務具有控制權,並且需要為任務結果負責。最後,掌權者在組織中常常需要與部屬合作,他們的失敗可能會對部屬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也可能促使掌權者更有責任感地完成任務。
當權力增加一個人的責任感時,掌權者並不一定會感受到正向的情緒,他可能正在經歷著一連串的壓力。然而,對於任務的責任感可能是一種額外動機,因為對於任務沒有責任感的人不太可能在任務中投入大量精力,將使掌權者更願意投入於手頭上的任務,亦或者是更無趣或者不愉快的任務。
如上所述,掌權者不全然像大家所認為的如此不佳。然而,權力所導致的責任感對於掌權者來說或許是一種壓力,可能會使掌權者壓力過大或工作倦怠,因此長期而言究竟會有甚麼影響,將會是一個需要特別專注的議題。
參考文獻:
Melissa J. Williams, Gabrielle Lopiano, & Daniel Heller (2022). When the boss steps up: Workplace power, task responsibility, and engagement with unpleasant task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