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中原大學 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張家綺
人人都討厭壞心的主管!相信大家在茶餘飯後的休憩時間,多多少少會抱怨主管在職場上的一些不合理行為。但是,就像金庸筆下的「七傷拳」,主管對於自己的不當行為完全沒有感覺嗎?會不會其實也會帶給自己不好的影響呢?
不當督導(abusive supervision)是指主管會用帶有敵意的言語或是非口語行為對待部屬,只是不涉及身體接觸的肢體攻擊;通常主管扮演著攻擊手,而部屬則被視為受害者。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即便主管是不當督導的攻擊方,也會間接地受到一些負面影響。Priesemuth與Bigelow(2020)的研究提出,展現不當督導的主管會感受到自己社會價值(social worth)下降,也就是在工作中被他人重視與欣賞的感覺遭受衝擊。

當不當督導主管感受到自己的社會價值降低後,會導致自身的工作績效與組織公民行為這類的積極行為跟著變少,代表不當督導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更深也更廣的,最壞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導致部門的虧損。但是,Priesemuth與Bigelow(2020)也發現這一切取決於主管的精神病態(psychopathy)程度。若主管的本質是願意關心他人、不討厭與他人社交的低精神病態,他們會因為在意自己的評價,進而停止他們的不當督導行為,結束這樣的惡性循環。不過這同時也代表著,若主管是較不在乎他人看法的高精神病態,並不會因此停止他的不當督導,而是變本加厲。
因此,在遇到不當督導的主管時,也許不用抱持著太消極的態度,因為他們可能會受不了那些無形的壓力,進而改善自己對待部屬的方式。建議組織可以試著鼓勵透過這樣的反饋循環,來解決主管們的負面行為。
參考文獻:
Priesemuth, M., & Bigelow, B. (2020). It hurts me too! (or not?): Exploring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abusive boss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5(4), 4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