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讚!留言!跟分享!—社群軟體如何影響領導力?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陳昱妏

在社群軟體越來越發達的現在,領導力的展現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成了近年來的新議題。這個議題逐漸被重視的原因包括近來越來越多國家級領導人開始使用社群軟體來發表意見、看法甚至是政策;使用者的身分、訊息的性質也讓社群軟體間的差異顯現,在不同的軟體開始出現不同的生態,進而影響研究的方法。下面將介紹幾種重要的理論跟該理論對社群軟體還有領導力之間的看法。

Photo by Cristian Dina on Pexels.com

    信號偵測理論(signaling theory)相信,社群軟體將會是一種新的訊息傳遞方式,所以領導者在社群軟體上傳遞出來的訊息都會影響看到的人對該領導者的看法和立場。其中Grant等人在2018年的研究指出,當藉由twitter了解合作的CEO時會傾向喜歡有自信且善於表達自己的,而藉由電話了解時則比較喜歡謙虛的CEO。對於追隨者來說,相較於較少使用社交軟體的領導者,較頻繁在社群軟體上傳達訊息的領導者更值得信服。而用戶對社群軟體上追蹤人數和陌生網紅的連結也有東西方差異。以微博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使用微博的人並不會很直接的認為有高追蹤數的人就是比較具有影響力的人,而西方文化則是對此概念深信不疑,認為高追蹤數就是受歡迎程度的代表。

框架理論(framing theory)則表示個人、團體或社會都會影響大眾在何種架構下了解一件事情或是一個訊息,而這個現象同樣發生在社群軟體上。另外社群軟體的低門檻則成為領導者宣傳或是建構自己的想法跟論點的好選擇。除了論點跟架構,領導者如何建構自己的「人物設定」也會影響追隨者對他的看法,跟其他角色像是朋友這種高互動低專業度,或是老師這種高專業度低互動相比,高專業度高互動的專家角色會更受追隨者喜愛,最有效的例子是阿里巴巴的馬雲面對假廣告風波時是以專家的角色而不是老師的角色做回應。講到社群軟體跟領導者的議題一定會提到川普前總統,他在社群軟體上建立的對經濟有一定影響力跟洞察力的形象,所以每次他在推特發出負面消息的推文時美國的股票都會很「應景」的下跌。

關注追隨者跟領導者之間連結網路的Avolio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則發現,社群軟體很大程度的改寫了兩者的關係,以往一個領導者跟一個追隨者的概念被打破,各個國家的領導者都在不同的社群軟體上建立出了各自的連結網路。

在網路越來越發達的現在,社群軟體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管道。不管是國家級的領導者或是公司內部的領導者、CEO都需要好好思考自己在社群軟體上建立的形象跟表達出的想法。此文僅摘要一些理論,更多相關內容可以查閱文章下方的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Matthews, M. J., Matthews, S. H., Wang, D. D., & Kelemen, T. K. (2021). Tweet, like, subscribe! Understanding leadership through social media us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6, 101580.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1.10158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