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樣樣好?淺談工作中正念所需付出的代價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范姜竣

近幾年的工作場所中,越來越推崇「正念」特質所帶來的益處。所謂的「正念」,是一種個人特質,描述一個人覺察與專注於當下的傾向。很多研究表明,正念與情緒上和行為上的自我控制有關,種種研究跡象顯示,正念可以增加工作場所的幸福感、人際關係和工作表現。儘管諸多研究告訴我們正念可以帶來許多好處,但是在情緒勞務方面的研究,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所謂的情緒勞務,是為了達成組織或工作場所要求的情緒,個人在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上需要投注的努力。「表層偽裝」(surface acting)意味著員工必須掩蓋自己的真實情緒,或是假裝自己表現出虛假的情緒。這種情緒勞動會導致個人資源的損耗,進而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情緒耗竭)。而Hülsheger(2013)的研究中發現,具有正念特質的員工比較不會進行表層偽裝,這種傾向將會導致較少的個人資源耗竭。有趣的是,如果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當具有正念特質的員工不得不進行表層偽裝時,是否會造成更多的個人資源損耗,進而導致工作表現下降?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Lyddy(2021)的研究結果發現,表層偽裝與自我資源耗竭具有正向關聯,且這種關聯在高正念特質的員工上會更加明顯。這意味著當高正念特質的員工不得不進行表層偽裝時,其自我資源的耗竭可能比平常更加嚴重,且這種自我資源耗竭與反工作生產行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有正向關聯;對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和工作績效具有負向關聯,對個人及組織來說,都是不利的影響。這項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正念」並不是一個無往不利的特質,高度正念特質的員工在某些情境下可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個人資源與投入才能維持平常的表現與狀態,而這項原因或許也是正念特質帶來眾多好處的同時所需付出的代價。

參考文獻:

Lyddy, C. J., Good, D. J., Bolino, M. C., Thompson, P. S., & Stephens, J. P. (2021). The costs of mindfulness at work: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indfulness in surface acting, self-control depletion,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