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雷厲還是深思熟慮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陳昱妏

領導者在做決策時,常常要考慮很多因素,而在下決策時的一舉一動都被追隨者放在眼裡。決策的速度都會影響追隨者對領導者的態度或想法。對於領導者是誠實或是虛偽,自己是要合作還是離開,決策速度都會起到關鍵性的影響。

關於決策速度,先前的研究大多側重於對組織整體的影響,直到Van de Calseyde、Evans和 Demerouti開始探討「領導者的決策速度是如何影響追隨者跟旁觀者對領導者的評價」,將研究從團體層次下降到個人層次。藉由先前研究他們提出了假設:決策速度在不同的決策結果時會對最終領導者的誠實與否的評價跟合作意願跟第三方對領導者的獎勵行為有不同影響,而這類影響在決策時間受到外界限制實則不存在。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學者首先找到一批受試者,隨機分成領導者跟追隨者,並由領導者決定要不要讓追隨者加入,由追隨者決定要不要與領導者合作,再由另一批受試者觀看影片決定要不要給領導者獎勵。其中領導者決定不讓追隨者加入的話會獲得50美分,讓追隨者加入會讓追隨者獲得150美分的合作決定權,若追隨者決定合作則兩人各半,不合作則自己獲得150美分。第三方則是在觀看整個決策流程後對領導者做出評價與決定要不要給領導者獎勵。另外有一組是被規定要思考15秒,以測試外界限制時是否還是有影響。

最後的結果發現,領導者決定讓追隨者加入的時間越短,在第三方的眼中就越誠實且願意給予獎勵,也會讓追隨者更願意合作;相反的,在領導者決定不讓追隨者加入的決策時間越長,才能讓第三方覺得越誠實。而這些影響都只發生在領導者可以決定自己的考慮時間,若決策時間受到外界的限制時這些影響都不會存在。

要快速理解這個結論其實不難,想像今天我們想要加入一個組織,領導者很爽快的就答應,我們便會覺得自己備受重視,對方也是很想要我們的加入才會不假思索地答應;相反的,領導者在決定讓我們退出團體時表現出深思熟慮的樣子,我們也會覺得他是下了一個他自己也很不願意地決定才會花費很多時間,對她/他的評價也不會太差。這表示,如果最終都要讓一個人加入團體時,就可以表現的果斷一些,讓追隨者跟其他人覺得我們是真心誠意地希望他加入;在讓一個人離開時就應該表現得比較猶豫不決,讓對方覺得我們已經盡己所能地留下他/她,是最後不得已才做出這個決定,建立誠實的形象。

參考文獻

Van de Calseyde, P. P., Evans, A. M., & Demerouti, E. (2021). Leader decision speed as a signal of honest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32(2),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0.101442.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