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陳昱妏
在領導一件專案或是團隊時,我們都會希望團結組員們的力量跟能力,也想找出各種方法使事情圓滿達成。當團隊或是任務的規模不大時,可能還可以憑感覺,靠成員感情維持團隊的運作。但當領導層階層升,變成要帶領整個部門、整個公司、甚至是跨公司的合作專案時,我們都會希望可以有一個具科學根據的方法來提高團隊的效能和團結度。
在關於領導方法的研究中,有一種極為有趣的分類——願景領導(visionary)或授能領導(empowering)。願景領導是指,領導者在團隊擔任領頭羊跟決策者的角色。部屬會給領導者提供資料,方法跟建議,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領導手中,整個團隊的前進方向還是由領導來決定。授能領導則是指,領導會下放權力給部屬,讓部屬有一定的自主性,會有較多需要部屬自己定的事項,在面對領導分配下來的工作細項也需要背負一定的責任。

其實這兩種領導方式都有其優缺點,願景領導式的領導讓部屬在任何時候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組織的目標,減少在摸索目標、排除非相關訊息上花費的心力,提高團隊的認同;但在某些情況下會喪失團隊內部的自主性,某些部屬開始放棄自主思考,某些部屬希望可以獲得對自己工作的控制權。授能領導式的領導會因為部屬是真的掌握某些細項的決定權,所以主動思考並精進自己的能力。也會增強內在動機,但若是過度的權力下放便會導致群龍無首,團隊無法有一個一致的目標,即使部屬各個能力過人卻還是無法有很好的成果。
分析完願景領導跟授能領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不管是哪個方法都沒辦法獨自生存。完全的願景領導領導會形成類集權的團體,內部的聲音無法傳達給領導,不是腐敗就是解散;完全的權力給予則是會變得群龍無首,十個人有十條想走的路,最後只能不斷的原地踏步。而真正出色的領導其實都是結合了兩個看似相反方式。領導需要適時地為團隊定出目標、定出方向,也要給予部屬權力,讓他們在自己負責的工作細項中思考跟精進,部屬也會在過程中增強自己的實力,最後回饋在團體的成果中。
對於領導來說,這兩種領導方式的交互使用也是必須,在使用願景領導時,定出明確的方向,隨時修正,提供部屬看不到的宏觀視野,提高自己在團隊中的不可取代性;而在授能領導時,除了獲得夥伴的信任與追隨,還可以同時觀察到每個人的工作習慣、方法、擅長的領域,並發掘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人才跟能力,才能在之後的任務中做修正跟調整,使每個人都在對的位子上發光發熱。
參考資料:
Kearney, E., Shemla, M., van Knippenberg, D., & Scholz, F. A. (2019). A paradox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visionary and empowering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55,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