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可以增加創造力?其實拖延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李雨蒨

明明主管早在幾天之前就交辦的事項,但你一直提不起勁來做,一定要等到截止期限的前一天才會以超高效率熬夜完成一份令自己不怎麼滿意的成果,以上情境有沒有讓你覺得似曾相似?其實不只是一般人會有拖延的困擾,著名的文藝復興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科學家愛因斯坦以及發明家愛迪生都是拖延者的代表人物。因此,相信不管是身為學生或者是職場員工的你,拖延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之一。

過去組織行為的研究中,拖延被視為是反生產力行為的一種,也就是會對公司企業帶來危害的行為,不過在2021年一篇Shin以及Grant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觀點,研究認為適當的拖延行為反而會對創造力有意想不到的影響。Shin以及Grant利用兩個實驗室研究以及一個在企業組織的問卷研究來驗證研究結果—也就是拖延行為會與創造力有倒U曲線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適度的拖延才會提高員工的創造力,拖延行為不能太高或太低,否則對於提高創造力就沒有太大的效果。不過這個結果也不是適用於所有情況,必須要在個人有內在動機或工作任務對於員工開發新的想法有較高的要求的情況下。

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on Pexels.com

那到底為什麼適度的拖延能夠促進創造力呢?其實是透過問題重組以及對於知識的活化,當員工有拖延行為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重新思考問題架構並且活化相關的知識訊息。當員工在拖延工作任務時,對於目標任務的注意力會下降,這時候會有更多心力來重新思考問題的結構,也可能會發現過去沒有注意到的相關資訊。總體來說,適當的拖延行為其實就是讓員工有一段時間能夠重新思考並且審視現有的資訊。

拖延症在工作場所中其實非常普遍,也是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拖延,在這個狀況之下,研究者們就試圖找到一些方法來有創造性地利用拖延行為。雖然本研究證實了適度的拖延能夠提高創造力,但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拖延不會妨礙工作的進行。重點不是給員工一個拖延的藉口,而是幫助他們接納自己適度的拖延行為,瞭解拖延並不一定是有害的,這個認知也可能會幫助員工減少長期拖延。

儘管許多員工都在為拖延而苦苦掙扎,但本篇研究表明,好的點子有可能是來自那些拖延的員工。或許當下次有人指責你的拖延行為時,你就有理有據的反駁「這是產生新點子的必經過程。」

參考文獻:

Shin, J., & Grant, A. M. (2021). When putting work off pays off: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4:772-79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