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其實沒有你想的這麼差!嫉妒比欽佩更有生產力!

撰文者: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曾宥綾

當你遇到比你更優秀的人,你會嫉妒(envy)他?還是欽佩(admiration)他呢?嫉妒是對他人擁有自身缺乏的卓越表現感到的痛苦,欽佩則是對他人的成就或高尚品格產生的欣慰。大部分的人通常認為「欽佩是一種美德,而嫉妒是一種劣行」。然而,這句話可能不再適用。

Photo by RODNAE Productions on Pexels.com

事實上,欽佩確實可以使人們受到啟發、鼓舞,甚至與崇拜者產生聯繫、交換資訊,但並不代表欽佩後會實際採取改善行動。嫉妒也不再只有負向影響, 它可區分為兩種型態:善意嫉妒與惡意嫉妒。倘若認為他人成就是應得的,便會使人容易產生見賢思齊的善意嫉妒;反之,則會產生妒賢嫉能的惡意嫉妒。其中,人們在經歷善意嫉妒時,會產生自我提升動機,進而展現自我促進的行為。van de Ven、Zeelenberg及Pieters(2011)的研究證實了善意嫉妒會刺激人們的自我提升而改善績效,而欽佩只是比善意嫉妒擁有更多的正向情緒,卻不會轉換成績效。

不過,同樣經歷了向上社會比較,究竟是什麼影響到了善意嫉妒與欽佩的關係與歷程差異呢?有學者認為「當人們屈服無法實現的目標或想法時,就會產生欽佩,這是一種快樂的自我投降」。Van de Ven等人借用了這項觀點,並發現「自我感知」便是悄悄地影響兩者的原因。那些認為能夠控制自己進步空間的人,在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他人時,傾向經歷善意嫉妒,並產生改善的動機與行為。但是,當人們認為改善不在控制的範圍時,會傾向感到欽佩,因此沒有動力去改變自我。

Van de Ven等人的研究告訴我們,嫉妒與欽佩已不再是從前的印象,善意嫉妒會讓人感到沮喪,但它確實提升了改善的動力;欽佩的感覺很正向,但不能促進自己進步。因此,善意嫉妒勝過欽佩嗎?不一定!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取決於最重要的事情:你認為快樂的自我投降(欽佩)好?還是受挫但能促進表現的善意嫉妒好?

參考文獻:

van de Ven, N., Zeelenberg, M., & Pieters, R. (2011). Why envy outperforms admir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7(6), 784-795.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