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李雨蒨
你會不會每天晚上都夢到自己被老闆要求捲舖蓋走人、擔心現在的職位沒有發展前景、或是煩惱公司沒有長遠前瞻性,若常常有以上情形,代表你可能有高度的工作不安全感!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產業環境與就業市場都有很大的變動,工作不安全感的議題也越來越受到矚目。除了工作不安全感被認為是工作中主要的社會心理風險的原因之外,還因為工作上的不安全感與工作績效的減低以及對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有很大的關係。

但在一篇由Wu和Wang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中,使用了9年澳洲地區的縱貫性研究,探討長期的不安全感對於大五人格的影響。一般我們會認為,人格特質是穩定且不會輕易改變的,但這篇研究推翻了過去的想法。研究結果發現,長期的不安全會導致神經質增加並且友善性和盡責性都會減少。而這三個性格特質皆是反映性格穩定性的三個特質。過去研究理論認為,這三個特質會反映出一個人的成熟程度,因為低神經質、高友善性以及高盡責性會使個人變得積極合群,也會進一步讓他在人群中獲得喜愛和尊重。
這樣研究的結果說明了,個人在長期經歷不安全感的情況下,會對自身的性格造成影響。因此工作不安全感就不單只是一個可能會造成社會心理風險的因素,甚至會影響成人的心理成長,至此,如何消除工作不安全感就變得至關重要。作者也給出了一些實際建議。對於組織而言,除了考慮使用穩定程度較高的就業方式之外,組織和管理者也可以為員工提供情感、社交以及工作業務上的支持,以緩解他們因為工作不安全感而產生的負面工作經驗和態度。
另一方面,如果國家政府能夠提供強大的社會安全網,也可能會消除一些企業員工工作不安全感的負面影響。過去研究發現國家的社會安全網可以緩解工作的負面結果與個人的不安全感的相關。強大的社會安全網可以基本保障員工免受因為失業而造成的經濟衝擊和威脅,會有助於減輕個人面對工作不安全感的反應,並進一步防止工作不安全感對長期人格變化的負面影響。同時,政府也可以考慮制定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的相關保障政策。
參考文獻:
Wu, C.-H., Wang, Y., Parker, S. K., & Griffin, M. A. (2020). Effects of chronic job insecurity on Big Five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5(11), 1308–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