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副研究員 林佳樺
在日常工作中,主管們通常會期待員工是具有誠信並且行事正直的,希望員工能妥當地達成工作目標,為公司創造利潤。當主管的期待落空時,有些主管會不動聲色地壓抑怒氣,以避免衝突或者引發更糟糕的事態;有些主管(或者說大部分的主管)則是容易傾向以罵人或直接懲處的方式,向員工表達憤怒與不滿,認為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員工的態度與行為。然而生氣一定能解決問題嗎?

近期研究針對該怎麼生氣最有效,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澳洲學者認為,主管應該考慮根據他對員工感到失望的原因,調整表達生氣的方式。如果員工是因工作技巧不熟練或缺乏一些工作相關的資訊,而無法滿足主管的期待時,在這個狀況之下,相較於生氣罵人,主管適時地給予協助會更能讓員工有好的表現。
不過當員工的工作方式存在品德問題時,建議主管要有所表示,此時若主管不展現怒氣或處置的話,反而會讓其他員工認為主管不公平,甚至會懷疑主管的能力。主管平時可以練習覺察看看在不同情境之下,向員工表達生氣的溝通效果。生氣不見得全是壞事,但何時該生氣、何時該提供幫助,這才是有效領導的關鍵議題。
參考文獻:
Wang, L., Restubog, S. L. D., Shao, B., Lu, V., & van Kleef, G. A. (2017). Does anger expression help or harm leader effectiveness? The role of competence-based versus integrity-based violations and abusive supervi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