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太好?小心連主管也會嫉妒你

撰文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許以萱


在職場中盡力表現是理所當然的,但鋒芒畢露、招人嫉妒卻也是不少工作者擔心的問題,大部分的人都害怕自己若表現的太突出會受到同事的嫉妒、甚至是排擠。然而,事實卻不僅如此。有學者開始關注主管對部屬的嫉妒,指出當部屬擁有主管自認為所欠缺的能力時,即便主管坐擁較多的資源,依然會嫉妒部屬,這種嫉妒稱為下行嫉妒(downward envy)。面對遭主管嫉妒的擔憂與工作表現的壓力,兩難之間該如何權衡?讓我們從主管嫉妒的心理歷程切入,找出最佳解方。

woman in teal dress shirt sits near wall
Photo by Christina Morillo on Pexels.com

嫉妒的拉丁文為invidia,指的是具有敵意的看著。當他人擁對自己來說很重要卻又缺乏的能力時,嫉妒就此萌芽,它是一種經過比較後發現自己不足的負面感受,反覆且普遍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Yu、Duffy及Tepper(2018)的研究指出,當部屬擁有主管看重卻缺乏的能力而引發下行嫉妒時,主管會覺得自己的自尊受到威脅,為了降低自尊被威脅的焦慮與不安,便會採取因應行為來降低自己與部屬的差距。兩種可能的因應行為分別是:具敵意的「不當督導」,意即主管對部屬採取負面的領導行為,藉由貶低部屬來減少差距;以及具有發展性的「自我提升」,意即主管會透過補強自身能力來降低與部屬的差距。有趣的是,Yu等人發現主管會採取何種策略,受到部屬展現的溫暖程度與能力所影響。當部屬能力表現佳但為人較冷漠時,主管容易將其視為敵人,因而採取敵意策略。反之,當部屬能力佳又展現出溫暖、願意助人的特性時,主管傾向將其視為戰友,採取自我提升的因應策略。因此,當你期望在職場中能夠大展長才時,別忘了向主管與同事釋出橄欖枝,以溫暖作為你堅實的盔甲,它將會是你對抗嫉妒的最佳夥伴!

Yu等人(2018)的研究,讓我們知道無論身為主管或是部屬,都可能會產生嫉妒,但重要的不是否認自己會嫉妒,而是要釐清負向感受的源頭,就像研究中指出主管嫉妒會造成其自尊被威脅,才必須採取行為來保護自尊。以長遠的角度來看,保護自尊必須選擇成長性的策略,因為靠著貶低、欺壓他人,自己缺少的能力永遠沒機會被培養,唯有督促自己不斷進步、向上提升才是一勞永逸的萬靈丹。

 


參考文獻:

Yu, L., Duffy, M. K., & Tepper, B. J. (2018). Consequences of downward envy: A model of self-esteem threat,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ory leader self-improv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1(6), 2296-231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