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負面八卦真的無傷大雅嗎?

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柳佩妤


苦悶的職場生活,免不了同事間講講八卦,分享哪位同事最近跟誰走得近、哪個部門這一季的績效慘淡等。然而,八卦有時候也是有正向的例子,像是分享哪位新人創下公司歷年來的銷售紀錄、或是公司近期將接獲一筆大訂單的消息等,它能夠促進人際間互動,同時,分享八卦也有助於員工適時的展露情緒。

adult architect blueprint business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不過,一些負面八卦卻容易對被談論的第三者帶來威脅和傷害。由於這些負面八卦多來自於同事間私底下的訊息交流,有別於公開的霸凌或言行攻擊的行為,被談論者將無法辨識訊息的內涵與來源,而造成更大的不確定性。此外,八卦會以談論特定個人為中心,隱含較多對他人的評價,且是故意為之的,這樣的負面八卦可被視為一種間接攻擊行為,將可能會對被談論者帶來不利的影響。

 

有鑑於此,Wu等人(2018)開啟一項探討職場中負面八卦的相關研究,他們採用認知一致性理論(self-consistency theory)的觀點來說明職場負面八卦對員工的影響。所謂認知一致性,指的是為了保持行為和態度的一致,個體會投入能夠使整體自我觀點一致的行動中。因此,他們認為受到負面八卦的攻擊,會藉由影響員工的自尊感受,促使員工選擇自我保護的行動策略,而不願意去從事像是協助同事、幫助他人的行為。

研究同時證實這樣的關聯在性格較悲觀的員工上特別明顯,因為他們不僅對負向訊息更加敏感,也更容易將模糊的訊息解釋為一種會危害到自尊的威脅。綜上所述,身為管理者,若是視這些負面八卦為理所當然、不可避免,或無關緊要的存在時,可能需要去思考這樣私底下的訊息會為組織帶來甚麼樣的成本?而,這真的值得嗎?


參考文獻:

Wu, L. Z., Birtch, T. A., Chiang, F. F., & Zhang, H. (2018). Perceptions of negative workplace gossip: A self-consistency theory framework. Journal of Management, 44(5), 1873-189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