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李晏芳
在組織中主管與部屬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當互動關係是正向的,主管與部屬之間會更願意互相貢獻知識、幫助對方以促進達到工作目標。
而在設定目標上,個人會自我調整行為會去影響組織中的人際互動及社會互動,根據過往的研究將個人自我調整的行為分為學習型、表現型以及逃避型三類,學習型會透過努力、挑戰、堅持來學習新的技巧以發展優勢,表現型會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來得到贊同,逃避型會避免展現沒有能力及他人的負向評價。

Joan等人(2016)研究關於個人自我調整的行為與當員工知覺到不合理的要求時對管理者的反應,研究結果發現當個體自我調整的行為是學習型時,在面對管理者不合理要求時會以較為積極、希望可以得到改善的方式表達,當個體自我調整的行為是逃避型時,則會以較為消極的方式表達,另外研究也發現,當部屬對不合理的要求是積極、希望可以得到改善的表達方式,管理者較不會有能量及資源的耗損,反之當部屬對不合理的要求是以較為消極的方式表達,管理者會較花費更多的情緒與能量。
因此管理者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去有效的激發不同的部屬,且了解不同的部屬是如何透過自我調整的行為去影響工作行為,如此可以讓互動關係更正向,提升達成工作上的目標。
參考文獻:
Brett, J. F., Uhl‐Bien, M., Huang, L., & Carsten, M. (2016). Goal orientation and employee resistance at work: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 emotional exhaustion with the employe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9(3), 611-633.